類風濕關節炎的康復,可以歸納出一個“三三三一原則”。
三分治療
對于類風濕患者的康復來說,科學規范、理性的治療是基礎。雖然有理由說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,在保持機體健康方面,發揮著重要的作用;也有理由相信,在康復中,它依然可以起到作用。但是,人體之所以生病,是因為這樣的自我修復能力,已經失去了原有的能力,靠它不能夠恢復健康了。身體生了病,啟動了一個客觀發展的病理過程,需要借助醫學的手段,來阻遏那個過程,這就是治療。對于類風濕關節炎的康復,首要的就是用治療的手段,盡快控制疾病的發展,阻止它帶給身體的損傷和痛苦,恢復身體的正常功能。類風濕關節炎的規范治療,十幾年來發展進步非?,已經讓大部分患者的類風濕關節炎能夠成為可以治療、可以控制、可以康復的慢性疾病,脫掉了什么“不死的癌癥”、“無藥可治”、“疑難病癥”等諸多帽子,我們實在不用空擔壓力。在今天,慢性病的自我管理,已經成為一項具有治療功能的能力,科學規范的疾病管理,有助于患者個性化使用藥物、安全監測藥物副作用、改進醫患溝通、提高患者的康復能力。因此,對于目前醫學定義的“終身性疾病”,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,是治療的需要。雖然治療的作用如此的大,但是,在類風濕關節炎的康復中,它只能夠說占三分。
三分營養
營養問題是類風濕康復中的重要因素。食物提供的營養物質,是我們的人體和生命賴以維系的物質基礎,“人是鐵飯是鋼,一頓不吃餓得慌”,我們不生病的時候,尚且依賴營養健全,更何況人體在疾病存在的情況下,恢復健康呢?現在對于營養學、代謝機制等研究的深入,可以尋覓到營養與疾病、康復之間更深入的聯系,發現營養代謝與疾病之間存在著“整體觀”,這在內分泌、營養代謝類疾病方面表現德更加突出。類風濕關節炎雖然在營養學與疾病關系方面的研究還不是那么明確,但是就從身體各系統的生理功能的角度講,保證膳食營養的均衡,從而保證人體所需物質基礎,也是康復的基礎。在類風濕關節炎的康復中,有些食物會引起某些患者疾病的復發或者加重,是因人而異的,不具有統計意義。但是對于個體就是重要的,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病情的藥物。也需要留心,自己是否也食物“禁忌”,這個“禁忌”不是通常所謂的“需要忌口”,而是真的可以引起疾病加重。在我們服用的藥物中,肝腎功能是常見的可能出現副作用的方面,往往過于懼怕擔心副作用,然而卻不知道,不合理的飲食習慣,其實對于肝腎功能,也存在影響。過高的蛋白質飲食,就是不科學的,高鹽、高油脂、高糖,諸如此類不僅僅會引起營養代謝方面的疾病,也會加重肝腎、胰島等等臟器的負擔。在日常的生活中,建立一種均衡營養,健康飲食的習慣,是我們終身受益的。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,很多時候,只是手勤一點兒,不要圖省事而對付吃飯;腦勤一點兒,關注一些健康飲食、營養方面知識;嘴少饞一點兒,不要只圖美味、更不要挑食。
三分鍛煉
生命在于運動,康復亦在于鍛煉。對于類風濕患者來說,鍛煉可以加快身體的康復,保持關節的功能,預防肌肉萎縮等現象的出現。類風濕關節炎的鍛煉,包括功能康復性鍛煉和身體素質鍛煉。功能康復性鍛煉,有的需要在康復醫師的指導下進行,有的則是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性鍛煉,比如關節功能的保持,需要一種自覺和持之以恒的態度。有時候,在治療中,因為患者少做功能鍛煉,導致有的關節功能不知不覺地失去了,這是很讓人惋惜的。 類風濕患者常常抱怨,是藥物的副作用讓自己的抵抗力降低了,容易感冒;往往不知道身體素質的降低,其實還與自己的活動量降低有關系。類風濕患者往往不愿意鍛煉身體,因為 關節的痛苦,不愿意多運動。殊不知,懶于運動,會降低心肺等重要臟器的功能,會降低能